1900年,德国北部的沃尔普斯韦德小镇。从他们相遇的那一刻,保拉和奥图就感受到了生命的共振。对绘画共同的热爱让他们的感情更加伟大。他们虽然结了婚,却过着和当时社会习俗所认同的不一样的生活。保拉在艺术的世界里活出真我,铸就了美好人生ccc
宝拉电影网友评论:
勉强两分。前半段在1900年的画届环境上碎碎念了女性遭遇的性别歧视,但后半段成了孱弱男与自由女的离婚大战(男的太弱了婚内出轨也没带人捉奸),作为史上首位拥有独立艺术馆的女画家,片子对她的创作理念几无展示、探讨。技术人员和光影的搏斗并不成功,全片浓烈的调色很露怯。朋友圈的里尔克、卡弥尔1.传记类.2.在20世纪难产死亡率很高,天才女画家,结了婚,想要个孩子,丈夫不想她在生产中死亡,五年和她啪啪啪.丈夫是爱她的.3.她游学法国,结实了Soulmate&Sexmate,在她穷困潦倒的时候,她提出要离婚,丈夫来挽回,最后雪中送炭赢回了她.4.最后31岁,还是死于难产了.画面几乎可以说和油画一样,尤其是在对自然风光的刻画上非常美。问题是我对宝拉这个人物一点都喜欢不起来,分明就是打着女性主义旗帜各种作又各种主角光环缠身,剧本流畅度也差强人意,影片后半段男主的悔悟和女主的回心转意基本都毫无铺垫,本来被割裂乐大半部戏的俩人就这样在一起乐?真心没有说服力从婚姻危机到辗转巴黎,讲述德国表现主义女画家保拉•莫德松-贝克尔最后两年的生平,相较于她艺术创作的发展过程,更注重通过其反传统的生活方式探讨女性在职业自我决断与婚姻和自我实现的矛盾等现代普遍话题。服装和布景在把握历史氛围的前提下刻意强调现代属性,以自然风光衬托世纪之交的社会氛围我在看女性艺术史的时候看到过这位被归类于德国沃尔普斯韦德群体(一个像巴比松画派的绘画群体)的女画家保拉·莫德松·贝克尔,她的画非常有个性,从一开始就与画派其他男性的写实主义不一样;当时19世纪末,20世纪初后印象派已经崛起,保拉后来去巴黎发现塞尚和高更,受他们风格影响。关于艺术家的电影拍好了真是特别好看啊关于画家的电影会特别注意光影和色彩毕竟要表现画家眼里的世界本片的摄影和色调质量感人关于巴黎的部分特别不喜欢一个格式化的巴黎非常没劲除了Paula以外的角色都存在脸谱化的问题导演功力还是浅但Paula对生命的热情和她的成长非常拍得非常好電影畫面美感很高,演員也都很顯眼,尤其里爾克怪里怪氣後面還瘋笑滿是我想要看到的樣子。情節雖然沒有什麼詳實的感覺可能她的一生沒有太多被記錄編劇只能硬撐吧,恰好是之前看Eadweard差不多時代,但即使到了今日bodyshame依然嚴重不知道大家會害怕到什麼時候1.一个天才女画家和她的老公、soulmate以及性伴侣的故事;2.女人在交不起房租的时候雪中送炭是多么的重要,甚至能赢回爱情;3.幸运地生活在21世纪,20世纪初自然产死亡率是那么地高,高到丈夫五年内不敢和妻子那个……而这种担心看来也不是没有缘由的@balmes她被压抑被低估的一生终究逃不过命运齿轮的旋转。与她心灵相通的里尔克后来在《杜伊诺哀歌》中写的一段似乎可以当作她一生的注解:“我们只是路过万物,像一阵风吹过。万物对我们缄默,仿佛有一种默契,也许视我们半是耻辱,半是难以言喻的希望。”在画面视效上较养眼,所呈现的自然景观、室内装饰与光线运用都颇有绘画之妙,但在叙事上有些绵软拖滞,于人物心绪变化方面留有空白,适合了解宝拉生平的观众去揣摩去感悟,影片的部分对白写得刻意,反而令一个渴望突破与自由的画家的悲情宿命打了折扣……留下三幅画和生育一个孩子的工具化价值观,别人一张火车票就去巴黎寻觅自由,作品被夸就和人上床,丈夫给生活费就和好,人物刻薄现实,给人作恶之感,剧情无趣拖沓,视觉处理得单调且自以为是,画家创作心理基本不探析,毁了两个小时的读书时间。2017.5.25.小西天。画面很美,故事较工整,展现了女主短暂人生中的天赋和爱情。传记电影为人物增加了传奇色彩,也免不了宿命感,女主生完最后一个作品便消失在画作中。本片有两个版本的海报,各有侧重,资料馆选择了更俏皮的那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