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深入世界上伟大博物馆之一——伦敦的国家美术馆的纪录ddd
国家美术馆电影网友评论:
解说员面对大众的教育讲解和学究们佶屈聱牙的分享会形成了鲜明对比。在画作本身的意象已经人尽皆知的情况下,专家谈画更多着眼于考据学和最新的专业性研究(要是换到法国人那边肯定还得有一堆美学、哲学观念常挂嘴边)。这些既是深入理解画作的重要一环,同样也可能变成知识的诅咒。影片最后书袋学专家和谦虚的诗人用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式谈论提香,两者的言论都值得玩味。所有人都在拼命地通过各种手段与艺术建立联系,正是这种热烈的氛围让人看三个小时也不觉得厌烦他们在美术馆跳舞,他们在美术馆演奏,他们在美术馆完成马拉松,他们在美术馆讲解......无论哪一种形式,都是希望参观的人不再是单纯的用眼睛去感受美术的魅力,哪怕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哈姆雷特。每一种事物都无法长久,但在画中得到永恒;当时记录的是瞬间,后世看到的是时间的沉淀。会议上探讨的日常琐事与关于艺术的议题,展现出美术馆另外的一面。沉得下心,才体会得到怀斯曼的魅力。各式各样的waysofseeing,活动的观看者与静态的画作,活动的镜头与静止的动作。纯粹的蒙太奇驱动和纯粹的时间流逝太过迷人。何况讲述restoration的部分切近我的内心。把一个机构可能延展的方方面面都以客观纪录(主观剪辑)呈现,又从不缺少humanheart,唯有怀斯曼才有这般大气沉稳。漫长的三个小时,穿插了十来段博物馆讲解员对名作非常精彩的阐述,带领盲人摸画、对博物馆走向预算的决策、画作修复的理论与实践。看似松散,实则有一条暗线将这些碎片一一串联。每一个博物馆的工作人员眼睛里都有光,羡慕他们开会的效率,100%有价值的讨论,看得出每个人都出于爱在从事着这份工作。非常好看。一点点在“国家美术馆”的外部或者其他什么地方另建造一部“美术馆”(的怀斯曼),整个充满熟练运用影视语言的优越感。美术馆的运营指向美术馆与大众关系的讨论,其中丢出论点快速切换至原画导读,这刻意放缓脚步。侧重探讨公共建筑,艺术赏析位次。列位具为“世界上最有趣美术馆讲解员”。宗教画最早都是安置在昏暗宏大的教堂中,蜡烛点点的氤氲下,画像上的圣人好像在走动交谈,给信徒以希望救赎;背景中熟视无睹的路人更体现出前景主角的悲剧性;用红外线可以照出被表层画作覆盖的第二层画;修复画作无论如何不能完美还原原作,却能加强现在的受众对画的理解;画是以光速给你讲一个故事。空間與時間、內在與外在、歷史與當下、藝術與現實、創作與賞析...各種連結、對話、感應以國家畫廊為名匯集在一起,熟悉西洋美術史應該會有更強烈的感動,就麻瓜如我多少也有"原來如此"的探密之感,電影做為媒界與凝視的工具在此充份展現了其價值與力量。對藝術的探究真是需要耐心與毅力,以及愛。纪录片所占据的一个使得“创作-阅读”多元化的角度。在这一个没有背景音乐和旁白的影片中尤其如此。游客-解说员,画家-解说员,游客-画家,导演-观众……。不禁使人在想,古老的事物尤能参与现代的原因,并不仅仅是现代人希望获取信息、知晓自己的来路,也还在于记录本身渴求理解,以及其他……看完《观看之道》书之后看的本片。约翰·伯格提到了大量国家美术馆里的画以及摄影术给我们观看这些陈列于此的画作带来的变化。怀斯曼将画中细节放大,或展示局部,虽然模拟着博物馆里观者的视角和重点(这也是片中唯一能称为主观镜头的地方吧),但承载画作的场域一变,很多议题立马就复杂起来了。怀着激动的心情开始看的。博物馆对各幅画作的现场解读算是最精彩的部分,对画作有了更多的了解,也观察到了参观者不同的表情和神态。另外,对博物馆的运营管理、布展、画作修复、社会活动以及参观者都有记录。在想,什么时候我们可以在自己的博物馆里被名画环绕,同时听着现场钢琴演奏呢?开头三分钟我以为我又在考imagetest了....这种专坑非业内人士的片好难打分,我是嗷嗷嗷嗷嗷嗷嗷看过去的,因为NG趟过无数遍,而且几乎每个reference到的点都是以前上课讲过的,然而非业内除非是超级资深博物馆爱好者否则肯定多少觉得无聊加蒙逼....1.最动容是展馆人员给盲人们讲解画作。讲解员用极为精确翔实的语言一点点描述着画作盲人跟随讲述一寸寸抚摸着桌上凹凸的特制画面表情和静而向往。想到Rectify中那句「美终将救赎世界」。2.画作没有时间性它却通过静止的一瞬间穿越千万年讲着栩栩如生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