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
首页  »  不朽的女人  »  不朽的女人

不朽的女人

不朽的女人

主演:
FrançoiseBrion 雅克·多尼奥-瓦克罗兹 GuidoCelano 
备注:
HD
类型:
剧情 情电影 
导演:
阿兰·罗布-格里耶 
别名:
更新:
21-10-22/年代:1963
地区:
土耳其 意大利 法国
《不朽的女人》内容简介

主演:FrançoiseBrion/雅克·多尼奥-瓦克罗兹/GuidoCelaaaa
导演:阿兰·罗布-格里耶
语言:法语
地区:土耳其/意大利/法国
编剧:阿兰·罗布-格里耶
类型:剧情
上映时间:1963-03-27
别名:
用户标签:法国,格里耶,法国电影,AlainRobbe-Grillet,左岸派,1963,新浪潮,Alain_Robbe-Grillet
片长:97min
imdb编号:tt0057176

在具有异国情调的伊斯坦布尔,一位法国教授在寻觅一个神秘的女人,但从各个方面得到的都是否定和不确切的答复。同时,就像这个女人的存在一样,伊斯坦布尔也充满了各种假的事物,从清真寺到旅游纪念品,所有的东西都是虚假的,而且,演员的表演也被指责为“不自然”。罗伯-格里耶正是通过这种虚假对现实进行反思。

不朽的女人电影网友评论:

8/10。开始于女子画像般持久不动的笑容特写,笑容上出现了眼影一样的百叶窗接着她眨了眼睛,男主角透过百叶窗望见汽艇、狗、画外音响起车祸撞击声,这些头脑意象反复出现累积到毁灭性的结尾死亡;分镜头跟随脑内意识:演员身影的走动消失引来背景变换,女子跪坐着脱衣或清真寺的幻觉想象充满了文学性。

感觉一个人长期处于出神、幻想、回忆、颠倒中是一件特别费钱的事,一定要无所事事,衣食无忧,还要身体好,营养充足。不然很容易挂掉。再加上幻想的画面还那么美那么高级,而不是什么B级片似的下三路,那就更费钱了。哇,这不就是法国版的贾瑞照风月宝鉴照死的故事吗。最后一个镜头法版熙凤的狞笑。

平移的运动镜头,物化的精确测量,面无表情的静态状物,不确定的人物、似真似幻的情节都是为了印证“一切都是假话”。以静止人群站立为背景,镜像的巧妙运用很好地平衡了空间,而人物对峙的紧张感凸显了空间结构,相对于其小说,文本被释放到环境,更有独特风貌。节奏适合大提琴的无变奏。

第一次看格里耶的影片,一部脱离常轨的影片,电影本身晦涩难懂,但是伊斯坦布尔(古拜占庭)的异域风光、隐晦的调情、拍摄手法的另类(运用了如此多非常规的剪辑)、美到窒息的摄影图片的大串联,混搭却不生厌的逻辑推演,女主角加一星,导演两星、影片一星,先码一下,回头再续。

有一部形式使劲为理念服务的片儿,奇诡的视点变化,背景带表演性,人物自带雕塑感,真真假假现实与幻觉现代主义母题探讨,在那个对形式如此狂热的时代。后来去翻了格里耶一本小书《快照集》,惊觉我靠不要太难看吧,形式天生还是更适合影像。

假若仅仅只关注符号本身,格里耶的在场将毋庸置疑。但正因为他的旅行,他的伊斯坦布尔记忆,让他得以肯定自己无法留存于伊斯坦布尔之中。如果不是如此幸运,格里耶势必得去寻找一个伊斯坦布尔般的演员,比如许多年后的BrunoGanz。

对白几度成为时间的标尺;然而对白在这里却丢失了《去年在马里昂巴》的纯粹形式的精致,用它来承载内容则又太过空洞。格里耶彼时已年过四十,不知有意无意,写的东西却像个大学毕业赋闲在家睡了一整天的小青年

处女作就选择拍女人,并且还能拍的如此有美感,如此有意识。各种片段组织,完全不在意讲了什么,过程全在享受导演是如何拍女人,如何阐述女人,如何运用影像技巧。不愧是和雷乃走同一条路的大师。

镜头乱摇乱推很不舒服,感觉罗伯-格里耶还不大懂电影而在玩。除了这个缺点之外,有情节无故事,有悬念没结果,有诗意无内容的罗伯-格里耶风格还是很有意思。我特别喜欢他对重复场景的运用。

8,新导演最大的问题就是不能拍出好的最后一段。前面非常惊艳,有雷乃的痕迹,但后段的繁复琐碎就连带着让台词也失去了魅力。调度极简,人物有行为艺术设定

《去年在伊斯坦堡》所以說,敘事者是說謊的男人....還有女人?(1.多處使用車禍畫外音做為意識流的轉折。2.那些靜止的影像雕像,恍如夢境。)

#第一部格里耶;大理石雕刻般女人的面部特写;沙滩,海水;构图分割;伊斯坦布尔异域风情;逼格不够,隐喻晦涩难懂,仅得音画的美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