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 名 家在水草丰茂的eee
◎片 名 RiverRoad/WhereisMyHome
◎年 代 2015
◎国 家 中国大陆
◎类 别 剧情/儿童
◎语 言 汉语普通话
◎字 幕 中英双字幕
◎上映日期 2015-10-23(中国大陆)/2014-10-26(东京国际电影节)
◎IMDb评分 6.4/10from31users
◎豆瓣评分 7.8/10from2,118users
◎文件格式 x264+ACC
◎视频尺寸 1280x720
◎文件大小 1CD1.08GiB
◎片 长 103分钟
◎导 演 JoannSfar
◎主 演 弗雷娅·梅弗FreyaMavor
班哲明·比欧雷BenjaminBiolay
埃里奥·杰曼诺ElioGermano
斯塔西·马汀StacyMartin
ThierryHancisse
SandrineLaroche
◎简 介
一对兄弟,两只骆驼,七天六夜,五百公里。
弟弟阿迪克尔和哥哥巴特尔在同一个班级上学,住在爷爷家,远离自己的父母。因为不同的童年遭遇,哥哥对弟弟心存隔阂。暑假来了,爷爷意外去世,而父亲并没有来接他们,他们成了世界上最孤独的人。
阿迪克尔说服巴特尔一起上路,寻找在草原上的家。他说父亲曾教过,放牧时如果迷路,一定要顺着河流走,有水的地方水草才会茂盛,而牧民的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
两人骑着骆驼,踏上漫漫西部千里长路。勇敢的少年将遭遇怎样的风景和奇遇?心结是否可以解决?故事的最后,他们的家还在水草丰茂的地方吗?
◎获奖情况
第27届东京国际电影节(2014)
电影天堂
主竞赛单元最佳影片(提名)李睿珺
◎幕后花絮
片中,两个孩子跟爷爷、父亲在一起的时候是说古突厥语,走在寻找父亲的回家路上讲的是甘肃方言。小调网
在开拍前,导演李睿珺找来一个七八十岁的老人,把DV架在她的面前,所有的台词都翻译出来,用拼音的方式记下,然后让两个孩子去死记硬背,当他们背会所有古突厥语的台词后再把曾经录的老人家的标准发音放电视机上放给他们看,让他们通过事先录好的视频去纠正发音和语调。
片中所有的情节都像话剧一样先排一遍。两个孩子吃住在导演家,导演指导他们学习语言和表演。
◎幕后制作
创作背景
让更多人了解裕固族这个濒临失去传承的民族,是李睿珺拍摄这部电影的一大动力。他从2009年构思到2013年拍摄,在5年时间里不断地修改和完善。李睿珺表示,之所以在电影里用一个“走”的形式,是受到裕固族本民族来源的启发。这个民族的气质中,本身就有一种孤独感和忧郁感。
影片拍摄期是35天,制片工作都由导演李睿珺亲自去做。
影片定位
监制、制片人方励表示,影片的核心是“说走就走的旅程,心心念念的家乡”,并将其比喻为“清粥小菜”,直言观众需要精神食粮的营养平衡。
演员选择
父亲、爷爷和哥哥的饰演者都是裕固族,演弟弟的是汉族。
◎影片截图
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电影网友评论:
对亲情怀有各自困惑的兄弟二人回家的故事。以我的浅薄见识,是中国当代电影和电影中儿童形象的另一种面貌,很有些富有“神性”的段落。往小了说是发生在游牧民族的亲情、和解与出路,往大了说就是城镇哥哥和草原弟弟的奥德赛之途,壁画和开悟由哥哥领受,最后的失落和守护由弟弟讲述,爆发的情绪在哥哥为父母磕完头转头看见弟弟尴尬收起的双手中和解。节奏整体很平,包括兄弟二人打架和在庙里受悟的中段。沙漠中的僧人、夜光下的白马、儿时牧场的水草丰茂真正做到了技术为内容服务。虽然讲游牧民族的影片往往会落到传统、发展、环境和守护上来,但仍让我失落,或许也只是我一厢情愿的罢了。最触动我的台词来自喇嘛:...你的父亲守护传统,我们要尊重他...(记不清了)弟弟回送给老和尚的指南针真是十分巧妙富有深意。总之,可以再看再看再看。今年3月底去的张掖,片里的景点几乎都去过,因这层原因,觉得片子特别亲切。非常懂巴特尔的心理,自己也曾是小孩;非常喜欢阿迪克尔,那句“如果我能选择,也不想生在这个家里”戳心。但片子似乎是说环境恶化,让信仰死去的故事,由此担心张掖这个可爱的地方,还会有更好的未来吗?我当然希望张掖越来越好,希望小男孩们在真正水草丰茂的地方,茁壮勇敢地成长。慢慢长路,并无啥特别的,但就是感动了,哥哥被吓到跑出洞口,弟弟赶来救命却看到哥哥返回去的一脸懵逼,弟弟好心要哥哥取暖,哥哥反而生气离开,哥哥半夜偷换弟弟的水,两兄弟为父母爱谁打架,弟弟为骆驼死而哭泣,哥哥其实那么爱爷爷,儿童的敏感脆弱由各种细节体现,家不在水草丰茂的地方,家就在兄弟俩艰难而行的路上。人有时是特别需要跟眼前的繁华剥离开来的。干涸的荒漠景象两个小男孩两头骆驼空旷的天地,这样的景象就足够给都市观影人沉思。一路上我也跟两只小孩一样各种渴得不行,这是导演的功力。而在水中酣畅的打水仗时,水作为万物之源,不光解了生理之渴,也化两兄弟恩怨于无形。PS我特别容易为骆驼掉眼泪。自由灵魂随着爷爷/白马愈走愈远。前半段是弟弟视角,后半段哥哥视角,两兄弟的和解,摇曳在夜晚篝映照的火白色气球倒影上,显得很温馨。水草丰茂河流中的嬉戏,与红头巾淘金的阿爸的满脸羞愧(我想是羞愧的),形成了非常大的反差。树立在草原上的现代工厂,那么突兀,使整片的“现代”气息达至高点。沉重且无力的主题,富有诗意的表达,喜欢导演的关注点和镜头的捕捉,喜欢整个故事,以我自己的视角看从小到大家乡的变化,与本片很有共鸣,我的家,也曾在“水草丰茂”的地方。非常喜欢最后父亲出现于此的设定,不仅是自然环境的流失,更是传统不可避免的失落,一切都在进步,但一切都在变好吗?不是的技术生涩且生硬,台词的设计、演员的表演、镜头和剪接的叙述能力、故事的连贯和张弛程度,都有能再仔细琢磨的地方。不过就关于兄弟、亲子间的关系的展示,可圈可点,质朴动人。且作者对土地和人的关系,都有不错的立意和审美。那个找了一暑假都没找到家的孩子果然存在。音乐实在太好,为片子增色不少。一开头就知道是环保题材。爷爷去世后被爷爷奶奶养在城里的大哥和从小和爹妈一起生活的弟弟暑假一起回家探望病重的母亲,一路争吵、打架矛盾激化,遇到老喇嘛和一起下河是转折,最后并没有找到曾经的家,草原已然过去,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化工业带来滚滚浓烟、浑浊河水和无法挽救的环境破坏。2018.12.20兄弟俩话不多,情绪都是内敛的,有对抗有关心,中途终于爆发了。救赎之后,你看,他们最终还是肩并肩地走向前方了呢。“阿妈接生的羊都归你,阿爸接生的都归我”已经失去昔日黄金牧场的人还在寻找水草丰茂的家,到达牧场的人却还依旧不断地开采着奄奄一息的大自然。片子很棒,是难得注重讲故事的电影。几个情节设置都很准,是回家之途也是寻乡之途,放小了可以说是个人放大了可以说是家国。井枯,沙漠化的土地,爷爷的死去,妈妈的病重,途中的壁画以及即将到镇上去的喇嘛。话说回来,喇嘛住的那个地方2016年的去过,没想到在这部电影里有出现好的电影从来不在于制作是否精良,而是在于它能给观众带来什么。荒凉的风景和诗意的情怀有阿巴斯的影子。“祖国是母亲”的现代教育在普及,“大自然是母亲”的古老信仰被遗落的喇嘛庙里。孩子心里的世界已经被打破,乡愁从10岁时就已经开始了,记忆里的家总是在水草丰茂的地方。不懂电影的拍摄技巧手法等等专业相关的一切,但是毫不犹豫的想要给五分!并不煽情,但是全程都是泪点,泪水盈满眼眶!以及全片都是反思,地球不需要我们的保护,但是,我们需要自救!弟弟演的真好,真挚纯真善良他大概是裕固族最好的传承者,只是不知道会实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