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纪录片讲述的是一名穿着一身红袍的僧人到法国马赛“旅行”的故事。开头第一个镜头是一名垂垂老矣的先生躺在那里,摄像机在他布满皱纹的脸上定格,这一个长镜头持续了约有六分钟之久,不仅如此,全片都充斥了大量蔡明亮式长镜头,每一个场景都由不同的方式和角度来表述这名僧人极度缓慢的祈祷行走的过程。从里昂街头人潮汹涌的咖啡馆,走到一名在里昂居住的中国人的中国风十足的房间的窗口前;从地铁站入口楼梯下仰拍僧人下楼梯的过程,到在里昂一个广场通过偌大的反射镜面倒看僧人和人群的一种无关的交流。里昂街头的人群便在这样无心的纪录之下闯入镜头,与这名僧人发生某种不具倾向性的互动。或是观察或是凝视或是敬畏,更多的是匆匆而过。ccc
在电影的最后一幕,屏幕上显出了四行小字,意思是万物皆空,皆是幻影。这也是在全片没有任何配乐语言前提下的唯一文字。整个放映厅鸦雀无声,直到字幕停灯亮起才响起了掌声。记者采访了几名刚观影结束的观众,西班牙男生用“太棒了”来形容,他说不知为何明明没有音乐也没有人说话却让他觉得宁静而感动。来自伦敦的一男一女分别都认为这是他们看过非常震撼的纪录片之一,一定会把这个推荐给他们的朋友们。
西游电影网友评论:
挺好看的。光影、景别变得特别重要,画框内的行人亦有意义;剪辑其实很讲究,特写不闷,全片也没有一个大远景内执着于划线运动的镜头,尤其注意行走的切开与保留的场合;德尼·拉旺选角完美,为本片增色不少,他实质与李康生是一类人。蔡明亮的“行走”系列短片是其创作理念的重要转折点,《郊游》及其之后的剧情片都会是这个路子了。3.5优于《行者》,依旧是蔡明亮的行为艺术,喧哗与静默碰撞产生的时代产物;一面是匿于随处的万世凝视,一面是行于人间的苦行轮回,《西游》把《行者》的无意义之慢升华为带有目的性的追寻和渡劫,长巷阶梯长镜颇具普度众生的佛者心态,颠倒意象也看出些许「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决绝,只太过乖张。绕过南墙向《西游》的蔡明亮却始终也未见得如来和真经。不怪人们对其颇有微词,这种强势逆行灌输给观众的假行僧观念可不是所谓的佛法和禅意。漫步的《行者》行为艰难,静止的旁人目光疲惫,在广阔的剧场里它最多收获一些哗众取宠式的戏剧。时间于一张生活的《脸》上缓缓挪过,这比任何动作都蕴含力量。如同行为艺术的现场记录,开头几个镜头一如既往地让时间在静谧中进行具象化的缓慢流动,澄明而虚幻。之后的街头行走让一开始的镜头语言特色延移至僧人个体中,环境在其中化为奇妙的引力场,实现时间与空间的悬置。构图非常妙了,特别是有德尼拉旺的那个镜头,元素多却毫不杂乱无章,有微妙的平衡之感。令人惊艳的摄影,光和影复苏了,而长镜头是复苏的必要条件。他说他在等,最后等来的几乎是佛光。确实,谁能料到和这样的光相遇会在尘土飞扬的地下通道的入口。人脸上的山河,镜子里的泡沫,僧人与模仿者。蔡其实并不藏私,他美学基本出自直觉。他不怕你看得懂,就在最后明白告诉你立意:如梦幻泡影。以迟缓对抗快速的世界,颠倒翻转的世界。镜头有一次主角不是行走的小康,而是跟在他背后,学习他缓步行走的一个街上的白人;他似乎不一定理解这件事,但心怀敬畏,也花了将近二十分钟,跟随小康。里昂的中国人家庭,窗外缓缓出现小康,像是被命运路过一样,很好玩。金属反光镜把海和天空拼在一起。行走是时间的流驶。一个小孩子入画出画,一个青年人入画出画,一个老年人入画出画。时间是相对的,若二十年如一“秒”,人的一生三四“秒”就走完了。在地道入口,小女孩在苦行僧身边驻足,和我们一样,呆呆地看着,阳光照在身上,有如佛光,不由觉得感动。画面是流动的油画。即便是那谁的一张脸,也经不住这样长时间的看,忍不住玩了一会儿手机,7分钟过去了,还是,于是快进了。用影像讲了一个概念,或者说用影像拍下来了一段行为艺术。如果是行为艺术的话,跟艺术家真实的面对面与观看艺术家在影像里跟人面对面的差别在于什么呢。其实大概5、6年前也看过一个类似的短片,但是完全不记得名字,说蔡明亮是创新实在不敢恭维。但是这部的影像质量要好一些,那一部全都聚焦在“慢”,用的基本中全景,和外部人的降格来突出。不过的确很有意思,让我想起了《禅》那部坑爹玩意。15个蔡明亮式固定长镜头构成了《西游》,牛逼死了。像一场梦,又有点卡尔维诺。有些东西不一定有结局或者后续,就是个美丽的泡沫,即使是想象就很美。这个世界上要允许不同的人存在,那样我们看到的才多元有趣,永远爱蔡明亮。[傲慢]不打星了,更像一部有标题的装置作品。蔡明亮X李康生X猴脸男(卡拉克斯三部曲之后便一贯如此称呼DenisLavant)有节制的长镜头。地铁通道逆光飞尘画框渐低。比照、自观、亦步亦趋,节奏短长交错。重置呼吸,问君西游何时还?实验性质比较浓厚,内在气质和表现手段还是很蔡明亮的。如果当做一部完整电影看的话,未免会觉得有点单调,是短片就还可以理解。不过蔡明亮的优势是在剧情片的展现能力上,这种半写实纪录性质的,在纪录片里比起来没啥优势,玩玩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