闷热的广州,电扇将铁丝上挂着的衣裙吹起,缝隙间露出服装女工的脸.在缝纫机巨大的轰鸣声中,日光灯下的工人显得无比安静.那些即待出厂的衣服不知将会被谁穿起,流水线上每一张面孔的未来都不够清晰. 冬季的巴黎,服装设计师马可带着她新创立的中国品牌“无用”参加2007年巴黎冬季时装周.她把她的服装埋在土中,让自然与时间一起完成最后的效果。她喜欢手工制做所传递的情感,厌倦流水线的生产,变成一个不喜欢时装的设计师。 黄土满天的山西汾阳,遥远矿区的小裁剪店偶尔有矿工光顾。他们来缝缝补补,顺便聊几句家长里短。夜幕中的矿灯与手指间的烟头闪烁着同样的寂寞,手中的塑料袋装着刚缝补好的衣服也装着一丝温暖。
无用电影网友评论:
科长纪录片没那么惊艳,但仍不乏灵光一现。《东》里远在异乡打工的男人因事故死去,他的家人——小女儿、妻子、父亲,以及邻居们闻此噩耗时的情景;《无用》里作为背景音乐的Beyond《情人》、左小祖咒《爱的劳工》,巴黎时装周更衣室裸露的女模特与汾阳矿区公共浴室裸体的男矿工,由裁缝转业为矿工夫妻的三口之家,以及旷野里狂飙摩托的汾阳少年,口中念念有词——“干死他!”,赤裸着上身挥舞衣袖,像是在挥洒肆意张扬的青ddd比较无聊的一部纪录片,无聊的原因主要是,虽然贾樟柯记录了80分钟,但是真正记录了什么,却一点摸不着头脑,这部片子很空,前十多分钟就是缓慢的平移镜头拍摄服装厂内部,没有一句台词,这些镜头我们在任何新闻里都能看到,然后是艺术家马可的品牌和理念阐述,最后还是回到老家汾阳,两句话告诉你们为什么在那儿裁缝都改行去挖煤了,这前言不搭后语,空洞到无力,科长的艺术家几部曲真是不能看。賈樟柯的紀錄片總像是一點一點小的發光的素材拼在一起。拼成長片之後,眼光一時落在主角身上,一時又快速地落到了她和場地的種種邊緣,環境,有關無關的人們的狀況。總有靈光閃過。可惜汾陽一長段毫無意思,而且為什麼賈樟柯不說汾陽話?這樣三段式把故事(其實沒有故事)拼在一起,到底有什麼意思呢?第三段矿工下井后的衣服,想起第二段马可埋到土里的衣服,我觉得她《无用》的品牌以及那个衣服要接地气的做法实在有些可笑,那种肥大的衣服真的不实用。第三段的手工裁缝与第一段工厂作业对比,但工人总是最辛苦的啊,谁能去改善他们的生活,相反马可的时装工坊东西都故意做旧PS:第三段有小武的视感细腻、朴实、稳重、不慌不忙、有条有理、尽可能客观的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关于做衣服的故事。流水线、时装周、矿区裁缝,但拎出来任何一件事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特点。但那是片面的特点,不完整的特点。贾导选择尽他所能展示出他知道的关于这一切的真实客观,他是一位艺术的表达者,更是时代的记录者。主观纪录片,后半段那对夫妻羞涩又可爱啊~“p1那些即待出厂的衣服不知将会被谁穿起,流水线旁每一张面孔的未来都不够清晰。p2衣可蔽体,衣可传情,也可载道。衣服,紧贴我们皮肤的这一层物,原来也有记忆。p3衣除了是人的一种内心表情外,好像成了划分阶层的标志,但当我们赤裸时,肉身平等”科长10年前就已经这副鬼样子了吗……第一,看不到马可身上闪光的东西,从人到精神状态都没有突出“美”,看那些生硬的侧光下面油腻腻的脸部特写啊我的妈;第二,说好的设计师纪录片,怎么一下子就变成了汾阳煤矿小镇剧情片?有两个镜头中间还有一个特别差劲的跳跃,最后强行来一段左小也是够了……巴黎的时装周,广东的服装厂,汾阳的裁缝店,巨大的反差,正是在呈现“无用”品牌概念的土壤——根植于一个前现代、现代与后现代共存的复杂中国。但这样的片子,真的让人看得出神,线太散了。而且从这部开始,老贾开始在记录里面玩剧情设计了,一直贯彻到后来《二十四城记》《海上传奇》。比起上次的《东》,这部在主题和结构上更加清晰和明确了,很明显的对比表现式的纪录。不过即使是前半段对于都市精英分子的影像捕捉,贾樟柯依旧沉溺他对于人的无意识动作和神情。这也就传达了贾樟柯对于现实的观点:没有永恒的精英和农民,但却有从来没有消失的头脑放空。2018142科长的剧情片像纪录片,纪录片却有设计感。自主品牌的成功,一副光鲜亮丽的强国图景,突然画风一转回归乡土,照出当今商品化愈加发达的中国社会的一体两面,就好似城里人以吃五谷杂粮为潮流,殊不知他们吃腻的大鱼大肉才是农村人心之向往。每个人的人生都不同,不能兼顾所有人的心愿,满足所有人绝对不可能。绝世独立的设计师看似清高其实是最真实的状态,贫穷的农民工看起来很可怜却是他能做出的仅有的选择。唯一能做的是真诚,真实的去做事情,接受褒贬,不去在意其他所有人的想法。前半段是纪录片极端般的精准,但后半段突然回到了山西小城镇,还拍起了火车鸣笛、家长里短(还是纪录片形式…)让我有点措手不及,似乎有矫情和消费在里边。但又看到老夫老妻含情脉脉沉默不语,少年飞驰在矿场,照样还是那样熟悉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