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山姆·eee
编剧:乔治·S·考夫曼/莫里·里斯金德
主演:格劳乔·马克斯/奇科·马克斯/哈勃·马克斯/基蒂·卡莱尔/AllanJones
类型:喜剧/爱情/歌舞
制片国家/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意大利语
上映日期:1935-11-15
片长:96分钟/USA:91分钟(1948re-release)
又名:歌台三怪杰/歌剧院之夜
IMDb链接:tt0026778
歌声俪影的剧情简介······
剧情描述三兄弟之中的老大想尽办法欺骗一名贵妇投资他的歌剧公司,不料两名调皮捣蛋的弟弟却在歌剧首演之夜在台前幕后大出洋相,但如此以来却让两名真正有天份的年轻歌唱家得到出头机会。
本片是喜剧组合马克斯兄弟享誉最高的一部名作。虽然有些人会觉得马克斯兄弟的笑闹手法夸张得几近无厘头,但导演萨姆·伍德把气氛拍得十分热闹有趣,在薄弱的情节和愚蠢的爱情故事之下仍制造出很高的娱乐性……
歌声俪影电影网友评论:
本片既然是MarxBrothers的电影,自然少不了他们兄弟的绝活。片中好玩的场景不少,比如一群人挤在一个小房间内、两人撕合同、优美的钢琴与竖琴演奏等等,但最精彩的是片尾歌剧院内的混乱。兄弟中的一人飞檐走壁般爬上爬下、在绳索中穿梭,实在叹为观止,他的动作堪比杂技演员!单凭这个场景就让本片比三傻大闹歌剧院的“综艺”喜剧,无厘头语言段子、默剧肢体滑稽戏、乐器solo唱歌剧,全都耍得有模有样,可算作巨蟒和梅尔·布鲁克斯(《制片人》)的搞笑源头;狭小的胶囊船舱不断涌入闲杂人等成为经典桥段,《我为玛丽狂》里卫生间围观夹dick的戏就跟这来的;三位演唱家的感情戏走神经喜剧范,领先潮流好莱坞默片喜剧与后期神经喜剧之间过渡期的麦高梅出品,有传统以肢体的夸张动作制造的喜剧效果,也有之后大量盛行的高语速密集对白堆砌的笑料,但更重要的,还是他们足足领先时代三十年,远在巨蟒之前可以为其师的,三位马克思兄弟插科打诨所联手创造的无厘头。有圆熟,有先锋,真正承前启后的作品。3.5星,总体来说还是有点吵马克斯兄弟的电影总是闹哄哄的。但是有几个桥段很不错,尤其是第一个撕合同的桥段以及关于赋税的那段话,“联邦税,州税,城市税,街道税,下水道税。。”讽刺的很犀利。。PS怎么觉得法国喜剧明星皮埃尔.理查德和哈勃.马克斯不管是长相还是表演风格都很相似呢。。。故事不复杂,简单的三幕剧结构。马克斯兄弟不同卓别林与基顿之处在于剔除了人物的使命感,也舍弃了“笑中带泪”的思考力度,借助有声电影,更多的以大量脱线戏谑调侃台词、杂耍般的音乐演奏手法增添听觉上的喜剧感染力。三兄弟还在外形、性格、举止等方面建立强烈反差,虽不搏命却也笑果不断。这部作品无疑是马克斯兄弟最好的一部作品了,里面的无厘头笑料真是合我心。各种插科打诨加上夸张表演,笑料密集地直接把《鸭羹》给比下去了。“导演萨姆·伍德把气氛拍得十分热闹有趣,在薄弱的情节和愚蠢的爱情故事之下仍制造出很高的娱乐性,并不因为四兄弟中只有三个兄弟参加演出而失色。”看过的最搞笑的电影了,全程高能。剧情很薄,而且很多搞笑手段还停留在默片时代,比如肢体语言表达的打闹、追逐场面,甚至还有几处运用镜头快放来达到默片的幽默感。很多场景过于疯癫不合逻辑仅为搞笑而生硬拼凑,不过台词写得非常聪明,大马克斯说出的台词句句经典,喜剧台词范本。滑稽脱线的无厘头闹剧,最喜欢大西洋上的轮船一夜(特别想策划一个永远在漂泊的“海上电影节”),歌剧、钢琴和竖琴,完全是兄弟间的才艺表演。最恶搞的一段,是小仓房塞了十几号人。默片时代的爱情,虽然傻天真,却总觉得,柔光下的星眸一切,都在闪闪发亮。20170623,看了这个才发现此片17年后的经典歌舞片《雨中曲》女主在一群showgirl中唱跳的那首歌曲调是来自这里。马克斯兄弟真是多才多艺,能演奏各种乐器,能表演杂技,还能演哑剧。虽然已不太符合当代审美,但还是有其特别的风味比《鸭羹》好多了,《鸭羹》的搞笑已经到了空洞的地步,而《歌声俪影》的逗乐桥段相比还算矜持(过度夸张不合逻辑情理之处仍然不少),与情节相得益彰,特别是歌剧院演员掉包那段,哑艺人在幕绳间荡来荡去,幕布时空穿越,令人忍俊不禁。马克斯兄弟插科打诨之余,让一对璧人追了梦,谈了情,成了角儿,欢乐于是加了倍,几处都让人笑岔了气,撕合约之后躲进大箱子偷渡,恁小一间屋挤了一堆人,假扮飞行员被拆穿,跟警察兜圈,床都长了脚,大闹舞台更是肆无忌惮。同样是马克斯兄弟,在米高梅的影片就温和正统多了。船舱里挤满人那段蛮有趣,经典桥段不少,结尾大闹歌剧院的为啥满脑子都是成龙的画面?高高瘦瘦的tenor帅不行,一开口唱歌我竟然按不下快进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