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片又译作《党同伐异》,是D.W.格里菲思最具创作野心的作品。由于受到《国家的诞生》惊人卖座的影响,格里菲思遂再接再励拍摄一部场面更大,内容更有深度的影片。他花了一年半的时间,动用了二百万美元的制作费,拍摄成片长220分的巨片(原版长480分)。可惜本片在1916年9月于纽约公映时,并没有受到预期的欢迎。本片所以卖座失败,原因很多,最主要是格里菲思在本片所采用的故事结构太复杂,导演手法已超越当时观众的接受能力。加上主题过于严肃,其中提倡的宽容和反对暴力的论调跟当时美国的高昂参战情绪引起冲突,因此未能受到普遍欢迎。不过,人们却不能否认这是一部电影艺术上的不朽杰作。《忍无可忍》由四段不同时代发生的故事组成:巴比伦的没落、耶稣基督的受难、法国的圣巴托罗米宗教大屠杀,以及二十世纪初美国的劳资冲突。
党同伐异电影网友评论:
(格里菲斯运用了平行蒙太奇手法,把时空相距甚远的不同活动剪辑在一起,让四个故事“巴比伦的沦陷”“基督的受难”“圣巴戴莱姆教堂的屠杀”“母与法”交替出现。从一个世纪跳到另一个世纪,从一个事件跨越到另一个事件,情节的平行铺展造成了逐渐强烈的紧迫感,形成巨大的感情冲击和惊人的视觉效果。一个摇着摇篮的母亲的隐喻画面反复出现,借此起到连贯影片主题的作用,象征在不同的时代,人性中的永恒的命运主题─党同伐异:党同伐异驱使善良而有同情心的人们把城市变成了暴力的场所,驱使妇女卖淫,逼迫母子分离,并且几乎驱使一个无辜的人走上了断头台。格里菲斯对电影剪辑、叙事节奏、情节结构和移动摄影等技巧的大胆运用,宏大的群众场面等使得爱森斯坦和普多夫金等人在其基础上深入探索,最终建立蒙太奇理论,将电影艺术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ddd从古至今,各民族之间所以出现流血、杀戮和战争,都是由于仇恨和偏见。“摇篮”隐喻;情节段落为叙事基础,不同冲突的元素,并列、积累,逐渐地形成的叙事形式;以具体的视觉画面与抽象思维概念相结合,进入电影寓意的阐述范畴,上升到影片叙事的心理时间领域的叙事时间;4个故事画面内不同的人物、服装和布景等,还有叙事空间的造型效果和视觉信息的区分,增强了银幕叙事空间的视觉效果和真实魅力。最重要是冲破故事空间的束缚和冲破画框束缚的空间观念;单一段落由若干镜头组成。擅长特写、选景镜头的应用。最重要是,“确立了以镜头作为电影时空结构的基本构成单位”的原则。注重电影叙事节奏的表现。“最后一分钟营救”的节奏性剪辑;强调演员的作用,以全部的内心热情表现出自己的灵魂;然而,这是世界影史上有口皆碑的“辉煌的失败”。如此巨大的场面调度气度非凡.以摇篮自始至终的贯穿到最终人类的自身成长.以宗教.国家.信仰.耶稣四个主题为依托贯穿异己和宽容主题传递出完美的爱带来和平的理想信念.在超现实十字型情境下天使和人类的共生志在消磨故事中的悲恸.捍卫巴比伦的战斗场面尤为沸腾.后段的凄凉反倒弱化.美第奇则完全堕入邪恶的深渊.剧作形式和表现形式的丰富性囊括了喜剧.悲剧.神话等内核.观看并不乏味.格里菲斯式“正义营救”不会缺席.总体来说巴比伦陷落>现代爱情>美第奇=耶稣故事.画幅遮掩.快速推移.钟声变奏都很惊艳.一对白鸽,一对孩童.隐匿着世间最纯真的宽容和爱.抛开过于直白的主题不谈,影片拍摄的手法绝对可以称为超越时代的水准,技法前卫,手段精湛,交叉蒙太奇的应用与同轴上多机位的加速剪辑绝对是二十年代前电影中最巅峰的水准,更难能可贵的是这部片子对于剪辑、运镜、场面调度的设计和执行在今天也有无数的大师在继承、运用着一部超前的史诗,可惜这种先进的手法与拍摄理念不被那个时代所接受,票房惨败,媒体也口诛笔伐,所谓生不逢时,莫过于此不敢说它对平行叙事的拿捏处理后无来者,但要想超越,纵观影史怕也是寥寥无几我个人觉得比《一个国家的诞生》强完了,直接原因当然是有钱了。一些想法在现在来看还是相当具有表现力的:比如多次出现串联四个时刻摇着婴儿床的母亲,对于巴比伦宫的展示…这不仅仅是史诗,更是格里菲斯总结默片时代和尝试对人类历史一个角度分析研究的论文,当然这并不代表她的故事性弱:我们依然会为山中女孩的死感到心疼和惋惜,依然会被“最后一分钟营救”带入节奏,感到紧张…该片的深度在影史上或许不是第一,却也绝然一流,然而该片的广度,至今也很难棋逢对手。靠美貌维持的爱能延续多久反抗与牺牲是常态,没想到创作者还给了一个理想主义的好结局,有点迎合观众演员的演技令人珍惜现在的演员持续没有起伏的音乐如同噪音历史课本放映厅摇篮。我想我每天的焦虑或许是因为对生命的预知,我感到寿命的短暂,我的时间可能不多了大量的群众演员,少量的近景,几乎没有特写,没有空镜导演对于服装的认真是值得学习的;属于沉迷于专业却忽视其他方面的好学生默片时代的伟大奇迹格里菲斯即兴却又富于灵性与匠心自古巴比伦覆灭到近现代资本主义宛如缓缓展开的兴亡画卷历史湍流浩浩汤汤文明倾轧日复一日重演人类重蹈覆辙又在不断犯下新的过错正值一战落幕在不远的将来十月革命自由放任的美利坚第二次世界大战既定的历史无可挽回但尾声唯一的救赎依然寄托着格里菲斯爱与和平的美好愿景党同伐异一如长夜中微弱的呐喊是电影艺术的不朽丰碑纯熟的交叉剪辑!最早的平行蒙太奇!精彩的特写镜头!巴比伦的巨大场景!最后一分钟的营救!格里菲斯牛逼!想说的是啥呀就是纯良被谋杀被救赎的故事太牛逼了讲宗教讲屠杀讲战争讲爱情讲耶稣受难讲资本主义压榨四个时空的故事同时发展汇集到一处纯良不该被乌合之众打败留下一个还算圆满的结局吧爱能打败一切爱能开出花来在2019年看完这部1916年,一个多世纪前的电影,内心只有震撼,这是一部人类命运的史诗,多么悲壮。党同伐异导致的矛盾冲突,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耶稣死亡,巴比伦的陷落,对新教徒的屠杀,和现代的劳资矛盾,可见从古至今人类从未改变,人类从历史中学到的唯一教训就是人类没有吸取任何教训。不是电影,是史诗、是格氏的电影学术论文!从古巴比伦的没落到耶稣受难到法国圣巴托洛缪大屠杀到现代劳资冲突,却是多线索平行叙事,表达的主题只有一个,最简单却最深刻的,爱与宽容。鸿篇巨制,却不乏动人细节,手法超前几代,字幕旁征博引!据说这电影还没有剧本没有布景蓝图,我只能说,太牛了!!《党同伐异》绝对是今年电影节个人感觉最棒的一部,真正的诠释了什么叫电影的魅力,100年前,格里菲斯就给所有的后来者做出了最好的示范。4条跨越2000年的时间线平行剪辑,即使放在100年后的今天来看也可以说是史诗级的。再加上极为震撼的战争场面和服装布景,不愧是影史上的开天辟地之作。摇篮之外人类从未改变,无一幸免,从家庭到国家到历史,宗教屠杀、耶稣受难、古城沦陷、劳资冲突,主题野心很大,其实就是狂热、冲突、党同伐异的人性,然而也有爱与宽容的细腻情感。平行蒙太奇也有种古今映照的感觉,加强了紧迫感和主题统一性,宏伟的大场面调度这种东西一百年前就已经做得这么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