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是奥地利导演尤里西•塞德尔《天堂》三部曲的第二部,如果说首部曲重在刻画“纵欲荡女”特瑞莎,第二部则从反面讲述了“禁欲圣女”安娜的生aaa
天堂信仰电影网友评论:
4.5。1.十诫之殇!2.宗教信仰是无法被讨论的,就像科学并不一定是太阳,性爱并不一定是欢愉。3.作为禁欲圣女,当安娜面对赤果果的野外群P时,她崩溃了,疯一般回家冲澡,为上帝洗涤受辱的灵魂。4.风格不如[天堂:爱]漂亮,但暴风雨之夜好有力量。5.圣女日常之态,同香特尔的独角戏史诗[让娜·迪尔曼]。信仰是个伪命题,它是人们生活的一种投射,极致的信仰必将导致极致的疯狂。很难想象信仰这么个飘在云端的东西放在尤里西·塞德尔的影像里,会呈现出怎样的失调,于是,我们看到了一个叫作安娜·玛丽亚的名字都带着强烈指向性的虔诚信徒,心中的信仰高塔迅速崩塌的惨烈过程。天堂即地狱,倏忽一念间。开篇那样,收场那样,这绝对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影片。看下来太煎熬。我猜,起先安娜生活与常人无异,但老公酗酒、彻夜不归,她有不满但尚可以忍,直到出事,老公成残疾,她尚可忍的生活中的大福利——性生活,没了!!!安娜开始思考,为啥没收了呢?噢,因为以前犯下了错,上帝要惩罚我们。so赎罪天堂三部曲的第二部[信仰]有许多令人敬佩的地方,例如它在剧情发展上的从容。但最终这是一项没有结果的研究,这也难怪,因为信仰这一问题实在没有多少深挖的余地:要么信、要么就不信,最后难免陷入鸡同鸭讲的境地。信仰动摇的原因仅仅是牺牲未获回报反遭惩罚,却不知信仰本身即是这惩罚的原因。塞德尔在《天堂三部曲》里,逐步消解了“天堂”的意义。信仰能弥补人内心缺失的安全感吗?信仰能解决人的孤独吗?电影显然给出了答案。女主角虔诚地爱着耶稣时,她是痛苦的,当他开始恨基督时,她变得更加痛苦,电影就在她无助的大哭中戛然而止,片尾没有一丁点配乐,竟然显得振聋发聩。天堂之二:女主从鞭笞自己到鞭笞耶稣的过程,说白了整部电影就是讲述了一个人信仰崩塌的故事。信仰的起源是无助的痛苦,过程是约束自己恶心别人,而其终点则还是无助的痛苦。信仰是个自相矛盾的悖论,也是一种可有可无的精神寄托,当寄托收获的是适得其反的现实,那这种信仰只能消失。12柏林银熊。学院派的摄影风格。题材出类拔萃。女人的信仰超越了宗教的条条框框。而宗教的条条框框在很多社会形态下就无法实现。女人的行为超越了现实社会。也必将带来忍受与痛苦。导演的观点很明确:发生性关系的两个人,只能是夫妻。其他,有罪,罪孽深重。约束性需求的宗教是违背自然法则的,造物主赋予人类生殖器官脱离意志就是为了繁衍与欢愉,宗教的价值应为人类的精神力量给予空虚的物质所不具有的能量。宗教约束的唯一正确方式是以伦理道德为准则,而不是禁欲,禁欲之后人类灭绝,所以,禁欲的宗教是毁灭人类。作为一个基督徒看这个电影是深有感触的,女主角是个好人也算是个好的天主教徒,到处去给人传道,但是有这么个不理解她的丈夫,确实好大的压力啊。我就在想如果我处在那样的环境下,大概不会比她做的更好。愿主宽恕她,帮助她渡过难关,我们毕竟信的是一个上帝。看这部片子,不由得拿基督教与国内的佛教相比较,想起前两天看的“冈仁波齐”,本片并非真正的信仰,而是逃离现实的一种手段,当考验来临,信仰就轻易崩塌,冈仁波齐虽然表现手法平淡,但能震撼人心,能够一心一意做一件事是幸福的,有真正信仰的人是幸福的。影片是奥地利导演尤里西•塞德尔《天堂》三部曲的第二部,主角也从老妇人特瑞莎转向她的妹妹安娜。安娜是一名虔诚的基督教信徒,每天都会为在神前进行忏悔。在布道的途中,安娜遇到了各种形形色色的人,同时残疾丈夫对她的不理解也令整个家庭濒临崩溃我倒觉得这是三部曲中最好玩儿的一部作品。抛开宗教的部分,我看到的是一个活受罪的女人,过着自虐般的生活。然而,宗教在她自虐的过程中又不可避免的渗入进来,于是,这样又会形成一种看似对宗教的亵渎。就好比鸡生蛋蛋生鸡一般,宗教从哪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