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地球与人类的进化,及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为题材的纪录片。导演走遍全球二十四国拍摄,全片只有音乐与影像,并无对白,效果绝对震撼。 欣赏并观摩电影,并不仅仅是摄像师的专利,拍摄静态照片的摄影家们,同样可以从中获得许多教益。从摄影家的角度欣赏电影,注重的并不是演员的投入表演,也不是惊心动魄的视觉效果。那么,摄影师选择电影的基本条件和原因究竟是什么呢?首先,最重要的是用光的角度和环境。其次是场景的选择。为此,我们选择了以下的十部电影,它们的场景令人过目难忘,恨不得身临其境。 Baraka是一个古代伊斯兰苏非派单词,含义是“祝福”。 这部影片在刚推出时评价极高,被一些疯狂的影评家称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纪录片”。几年前甚至有人声称如果被流放到荒岛上,唯一愿意携带的电影就是它。这部电影以地球与人类的进化,及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为题材,自始至终没有一句对白。面前的景色究竟来自何方,完全靠观众自己揣摩。 据称,导演RonFricke为了拍摄这部电影,带着三人拍摄小组,花费14个月,走遍了六大洲的24个国家。共耗费四百万美元。对于这部无需支付演员的高额出场费的电影来说,投资是相当可观的。如此高投入的另一个原因是拍摄器材:它使用昂贵的TODDAQ70毫米格式。同时,本片的音乐效果极为优秀,为你带来不可多得的视觉和听觉双重震撼。 Baraka中的场景,是任何一个摄影师都梦寐以求的。前一分钟你还在为短尾猿那极似人类的脸而浮想联翩,后一分钟就来到了日本积雪的富士山来不及细味印度恒河边的火葬仪式,又在叙利亚寺庙前徘徊驻足。这是一部值得一看再看的电影,因为其中的内容如此丰富,浮光掠影的浏览根本无法完全吸收。 除了风景之外,导演还利用电脑程控技术,拍摄了大量延时镜头,以反映曼哈顿和东京街头的繁忙场景。这固然是动态影片的特点,但是静态照片摄影师能不能考虑使用延时曝光效果来表达一些忙碌的景象呢? 随这部电影上市的还有一本精美的画册,详细的记录了电影拍摄的种种有趣的经历。同时附有大量的彩色和黑白照片。 如果非要说这部电影有什么不足的话,它的创意和拍摄手法似乎和1983年的一部名为Koyaanisqatsi的电影颇为雷同。有意思的是,Koyaanisqatsi的导演和摄像也是这位RonFricke。 正如这部电影颇为怪诞的片名一样,这是一部献给所有懂得,并愿意欣赏视觉艺术的人士的杰作。
天地玄黄电影网友评论:
九十分钟影像版的高更的《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片中,这个迷人的哲学问题被指向了无数种可能,自然、宗教、战争、艺术、城市、工业,人类不停的探索,答案越来越多,而真理却永不可得。我甚至想,也许上帝让人类探寻,不为得到真理,而是让人类在探索中因为感到渺小无知而心存敬bbb没有旁白我竟然都看完了,还不觉得闷。视觉冲击力很强,只能说明我的世界太小,外面的世界太大。大自然是值得敬畏的,宗教是值得信仰的,历史建筑是值得神圣化的,文化是值得流传的,人类是如此神奇的。轮回和此片重合度60%,轮回相比较之下,更具有可观性。。。本片太多宗教,有点劳心,。。。好多镜头反复出现,有点闷了。。。镜头的衔接令人好奇其剪辑的逻辑集齐天地玄黄轮回尘与雪三大纪录片感觉可以召唤神兽了(阿凡达原景重现、人与鸡的蒙太奇、迷雾片尾配乐的出处…看完才知道轮回是导演在重复自己故作玄虚不代表思想深刻,这种虚静的直视或许能唬住门外汉,但没有积极介入是创造不了思考的。一些类比也些许无聊粗暴……喜欢部落舞蹈和城市工厂的那些部分。从奥斯维辛集中营到柬埔寨监狱转到人民大会堂的时候,我隐隐觉得这里头有一丝讽刺?主题不是够鲜明(没有任何解说我真是没看懂或者跟解说没任何关系总之没看懂,但每一帧镜头都是精挑细琢,绝美无比。透过自然、宗教、种族、地域、时代、甚至物种,最终回归到尘埃般跳跃地生命自身。“我们来自星辰,归于星辰。”影片中段人流车流穿梭不息的快速镜头实在惊艳,但全片这个上帝视角开的我尴尬症都犯了...宇宙中永恒的只有时间了。恒河那段真实得恶心,哭墙给的镜头太少,哭墙值得再多给镜头的。第一次完全能这样专注地看完一部没有对白的电影。我希望能走过这些地方,自己去亲身感受。今年看过最屌的电影,天地玄黄,万物生灵只是沧海一粟。这个导演写了一个上帝剧本,太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