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从异常沉闷的养蜂人斯皮罗女儿婚礼开始,婚礼结束后斯皮罗依旧跟着养蜂人的队伍南方放养蜜蜂,他已经习惯这样的飘泊,所以他准备告别家人,从此独自在路上。半道上他遇到了失恋的少女搭车,他好心让无处可去的少女在旅馆住了一夜。继续上路的他遇见了儿时的玩伴,他们追忆着年轻的日子,同时他在少女青春的张扬和活力里重新有了生命存在的确定,他甚至忘记了自己的年龄,有着“老夫聊发少年狂”的冲动。然,相聚是短暂的,当少女再度上路的时候,斯皮罗内心涌动着太多的伤感,他明白对于自己没有什么可以依恋的了,于是,在阳光下他打开了所有的蜂箱…ccc
养蜂人电影网友评论:
始于婚礼,春天到来的日子,开始流浪,跟随在花的后面。面朝大海,谈论起从前的记忆,深沉寡言的养蜂人邂逅失恋少女被勾起内心的孤独只是一场短暂的梦,到达地图的另一端,曾经的家,黑暗中走进的酮体缠绵在老旧的电影院,只是对方生命中的过客,一切存在的意义是什么?绝望的捶打着草地在一片蜂鸣中~想起了《饮食男女》。情欲从来都是个很好的着力点,即使对老年人来说。安哲的片子总能让人惆怅,剧中人物不停歇的脚步,既是安哲的寻找,也是剧中人走向生命新旅程的暗示。生命不是轮回,是想追忆的时候发现力不从心,是想开始的时候发现已经没有再不顾一切的勇气。养蜂,是守护,是信仰,也是禁锢。养蜂只是男人不愿承认激情岁月已经逝去的幌子。宁愿抛家舍子也要流浪养蜂。当经历过和女孩儿的一路旅程和激情后,女孩儿(青春激情的意象化象征)离开了男人。最后,男人放飞了一直放养的蜜蜂(以往坚持的青春)。结束打点在带着婚戒的手手,暗示还是回归家庭。总结:青春激情易逝,家庭亲情长存呐!安哲电影的特质就是永远看不到边际忧郁的海、诗歌一般的旁白、冗长的镜头,失落时的口哨与忧伤乐曲。这样的镜头很容易将观众带入他营造的孤独中去。他的电影你可以说很丧,因为注定每段关系都最终走向分离。也可以说治愈,因为每个挫败的主人公都想施救于比他更不幸的人。或者说期望获得共同的救赎。电影配乐、开头的布景色调压抑灰暗寒冷中的一撮樱桃红;压抑沉闷的电影,恐怕只有作曲家E在婚礼舞曲钢琴伴奏上的配乐,才有那么一丁点活气。养蜂人与少女的相遇,不同于《永恒与一日》中老人与小男孩的相遇,在这里,少女的青春是为养蜂人送上的最后一曲甜蜜蜜的送葬曲,内心涌动着太多悲伤和徒劳。和《爱》有得一比,但却又不仅关乎老年,更通过老年的象征,探讨残酷淘汰的时代。于是,老人的自杀成为保有最后一丝尊严的决绝。除此之外,还能做什么呢?这两部片子一结合,似乎保有尊严,唯有自我了断,真的绝望透顶了。幸好我一直记得另一部法国电影中那位穿粉红色套装在长椅上阅读的老太太。横移开篇/室内旋转长镜/雾与公路/失落口哨与呢喃自白/旧影院旧故事。“我什么都不要,只是碰巧路过”;颓靡孤寂的养蜂人邂逅年轻少女,仿佛一缕春风触燃了灰色生命中的转瞬星火,可短暂的心灵慰藉真能冲散长久岁月磋磨后的空虚吗?孤独的释放是充斥着性的冲动,这份冲动里有丝毫的爱吗?主题永久的是旅行、寻找与怀念,用海和疯癫表示对一个姑娘的爱真是再合适不过了。安哲的配乐用的是钢琴嚒?总是很有爱琴海的味道。开头的那个镜头(要算上配乐),很赞,如果再有点雨就更好了。接受不了新的是因为旧的不去,最终那个用撞玻璃来和过去的安娜告别,真的是...太神了。安哲罗普洛斯最热烈的电影了吧,他避开了政治话题,把重心放在了一个老而未死的养蜂人和一个陌生女孩的命运上。她问他为什么总是那么悲伤,因为他知道她最后也会离开他,就像他的儿女,像他的妻子,最后孑然一身的他掀翻了所有的蜂箱,掀翻了家族和时代放在他身上的一切。唤醒生灵与自由,哪怕耗尽最后一丝气力。对待心灵自由的方式,压制还是解放。如若解放,就请承受肆意挥发带来的撕扯与悲喜吧。女孩是老人的另一面,是女儿也是妻子,是曾经拥有的大海(对应河道上的雾)。蜂箱放置的方式像一座座希腊神庙,封闭爱的牢笼。蜂王,并不幸福世界上最难忍受的就是孤独和衰落,斯皮罗本就是麻木的等待着生命的结束,年轻的流浪女的出现一度唤醒了他青春的回忆、生命的热情,肉体的欲望,可当年轻女孩离去后,对斯皮罗而言就是生命热情的得而复失,他再也无法麻木的等待死亡,提前结束生命是他的必然归宿。一个月以前看的电影了。他放走所有蜜蜂的那一幕,到现在也没忘掉。他已经失去了全部,再没有什么值得留念的了。故事情节和蜜蜂箱一个个被打开,直到最后故事结束了,蜂箱都打开了,他也离开了。怪我看这部影片的时候心情不好,看完陷入自闭了hh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