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PeterBrosens/JessicaHopeWoodworeee
编剧:PeterBrosens/JessicaHopeWoodworth
主演:TsetsegeeByamba/DugarsurenDagvadorj/BanzarDamchaa
类型:剧情
官方网站:http://www.khadak.com
制片国家/地区:比利时/德国/荷兰
语言:Mongolian
上映日期:2006-08-31
IMDb链接:tt0475241
大草原安魂曲的剧情简介······
蒙古少年巴之(BatzulKhayankhyarvaa饰)天生能够听到迷失动物的哀鸣,某日巴之寻找迷途羔羊,突然昏厥。萨满法师将其救治,声称其体内藏有祖先的灵魂。醒后的巴之毫不相信,拒绝拜会萨满法师。
一场瘟疫蔓延草原,巴之家无奈搬迁,被迫融入现代社会,从牧民变成煤矿工人。离开途中,巴之听到心爱的马儿死于枪口下的哀鸣。但城市生活令牧民倍感压抑,巴之亦渐渐失去祖先的灵性,直到偷煤的女孩Zolzaya(TsetsegeeByamba饰)无意间闯入他的生活……
本片获第63届威尼斯电影节评审团特别大奖。
大草原安魂曲电影网友评论:
想起塔洛、悲兮,以蒙古開發為題,瘟疫蔓延,草原靈魂的附身,諷刺未來都市化的冷漠,有卡里加里博士的瘋癲性,喻人性環境悲歌,魔幻寫實的鬼魂離身,兩個世界解救未來反抗,釋放牛羊,出來已找不著草原,焚燒蒙古包,被迫遷徙,剩煙囪煤礦,最後一顆繫藍絲帶流淚的樹木,印象深刻,十二,天空正看著你血液里隐秘的乡愁,现代文明失落的挽歌;没有草原无以安魂,远方燃烧的火焰,和着锐利嘹亮的歌声;很多静止固定镜头,喜欢关于树的构图,形式感较重,结尾的诗“一个诗人正等候他的马儿死去/一个女人正等候她的灵魂死去/一个孩子正等候明天的死去/河流等候河水的死去/天空等候黎明的死去"画面很美,有安哲的调调。编剧却不及形式安排来的充分,遗憾。天空,大地,火,冰雪,死亡,灵魂...萨满教元素构成了现代蒙古人的诗意?点题的是现代工业入侵草原却拍出了未来感,诗意构图像漫画还带着时尚大片的味道,形式过于凶猛,叙境营造薄弱,看完只觉得这是一个带有遗憾的片子。哈达嘎,感受到的是浓浓的东北亚地区原始萨满文化,巴之身上通灵的能力在改变,远离游牧,把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笼罩了一层神秘面纱。反照自己,从小也是在萨满文化中慢慢长大,对萨满文化的神秘感渐渐消失,对家乡山山水水的感召力也慢慢减少。虽然有种眷恋的感觉,但怎么也回不去了。近似安哲的视听与厚重但文本略薄弱没感受到什么触动的情感形式空大了点配乐好听/莫名想到德勒兹的游牧但显然彼得博罗斯表达得较浅浅薄的反抗可能像“柔软线”游牧的精髓在“逃逸”加之中国嘴脸环境以至于让我觉得更像贾樟柯(是的优酷标清让我更觉得像贾樟柯的穷苦魔幻现实)不凝重现代化工业社会在有着无尽乡愁的蒙古人眼前就像一座座海市蜃楼,而被工业社会取而代之的草原也已然成了一座座他们眼里回不去的海市蜃楼,他们就在陌生的海市蜃楼里遥望着回不去的海市蜃楼。看这部片子的过程中,老想起安哲罗普洛斯,用诗意的方式慰籍心灵的残缺。这里出问题了女孩在等待母亲的死亡父亲在等待儿子的死亡兄长在等待弟弟的死亡这里出问题了诗人在等待马匹的死亡妇女在等待灵魂的死亡孩子在等待明天的死亡这里---这里出问题了河床在等待流水的死亡天空在等待黎明的死亡这里出问题了乱七八糟神谈鬼怪,假神秘主义故弄玄虚,为实验而实验,除掉煽情镜头之外,每个镜头几乎都在卖弄符号与构图,拿一堆超现实主义广告片凑一起就想称电影?还强套一个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冲突的命题进去,伪崇高。一分给配乐和构图來自于祖先的呼喚是離開草原後不能填補的人之孤獨,故鄉與靈魂已隨著爆破和火焰一同消失。家園一經打破,即便復原,心中也仍無法化解可能再將其遺失的惶惶。影片中途感覺導演玩脫了,莫不如把故事好好講完來得質樸。画面讲究,制作精良,在现实的基础上极富想象力,足以震撼心灵。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最基础的,谁破坏了这个基础,谁就会受到惩罚。包容天地生灵的人们会捍卫自然与生命地尊严,而长生天会保佑他们。很多很多东西,值得细细看。可我真的看不懂了,看到最后有点头疼,也还是看不懂。故事永远在冬天进行,蓝色的哈达,萨满和医生生活在不同的维度。。。原声很赞,画面风格拍摄手法总是联想到了《雾之风景》,大概导演也是安哲罗普洛斯的影迷吧,算是致敬之作,到后面没有看懂,导演太喜欢玩蒙太奇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