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从1948年1月31日,印度为甘地举行盛大葬礼开始,然后回溯到1893年,青年律师甘地当时年仅24岁,他在英国受了四年高等教育。他在南非接受了一件诉讼案件,正坐在火车的头等车厢里,却因肤色而被驱出。这是甘地有生以来第一次尝到种族歧视的侮辱。从此他下定决心投身到为侨居在南非的八十万印度侨民争取平等权利的斗争中。他在约翰内斯堡设立了一个律师事务所,并深入印度群众,进行宣传教育,启发他们的觉悟。他把妻子儿女从印度接来,表示他要进行长期斗争的决心。他在南非的21年中,进行了大量的工作。一九零六年,甘地第一次宣传不合作主义和非暴力思想。他率领印度人向南非当局抗议非法取消了印度人选举权的提案,举行了游行示威,收集印度人的签名,后又成立了国大党-南非印度人最早的一个争取公民权利的组织。他号召印度人不向南非当局登积和按手印,并组织他的追随者和南非铁路工人一起罢工,反对南非当局对铁路工人的压迫。有的印度人因为罢工或游行示威而被逮捕,甘地就把他们的家属聚集在一起。他把从一些富人和印度国内募集来的钱,为他们建立起一个拥有一千一百亩土地的农庄,让这些家属在那里过着一种新型的、简朴的劳动生活。他教育那里的青年努力学习他的学说和从事劳动。他本人在斗争中也几次受到过监禁和毒打。1914年他回到印度,积极投入摆脱英国殖民统治、争取独立自治的斗争。他仍坚持深入群众宣传他的不合作主义和非暴力思想。影片特别对非暴力主义作了大量详尽细致的描绘。例如他为了抵抗英国殖民统治者在印度垄断制盐工业而率领群众步行二百英里到海边盐场以示抗议。结果英政府出动大批军警把手无寸铁的群众毒打一顿。但群众仍继续坚持前进,没有还手抗议。这时影片镜头对准`手持棍棒和鞭子的军警,群众看不到受难者,只听到画外的呻吟声。1918年甘地为了抗议英国纺织厂解雇工人,他又鼓励工人向工厂主请愿,但是要他们态度温和,像请求父亲那样婉转而不要触怒工厂主。甘地的非暴力主义的另一种表现手段是绝食。他为了抗议加尔各答的群众暴乱和促进印度各教派之间的联合而几次绝食。影片用许多篇幅表现他奄奄一息地躺在那里,滴米不进,只喝一点酸橙汁。甘地的不合作主义和非暴力斗争终于使英国殖民统治者移交了权力,而使印度与1948年1月正式独立。当印度举国欢欣鼓舞庆祝独立活动时,甘地却未出席庆祝活动,而且忧心忡忡,因为他看到了印度国大党内部之间的矛盾和印度各教派之间的斗争有日益加剧之势。印度独立后四天,甘地即遭暗杀。第五十五届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上,最出锋头的影片是获奖八项的本片,而最出锋头的人物是作古多年的印度国父——甘地。因本片而得奖的多位领奖人,上台后强调的一句话就是:真正应该获奖的是甘地本人。的确,本片最大的成就,就在于宣扬了这位英雄的伟人风骨,以及非暴力主义的和平思想。故事描述他为了印度的独立自主而非暴力抗议英国政府,以及为了巴基斯坦与印度的暴力冲突而抗议,使秩序得以恢复。理查德.阿滕伯勒因本片获得了最佳导演奖,本.金斯利、爱德华.福克斯等的表演都非常精彩。
甘地传电影网友评论:
本·金斯利对甘地的演绎真是太传神了,动作、神态、语气等等都让人觉得这就是甘地本人,奥斯卡奖实至名归!看这部片子有很多很多感触,对历史、对国家、对人物……甘地确实是一个伟大的人物,不愧圣雄。英雄无数,但圣雄唯一!很难想象甘地居然成功领导了印度三亿五千万人进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这是一个奇迹!我一直在想这是一种怎样的力量,是宗教,还是单纯的圣雄人格魅力?在印度的独立过程中,宗教确实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它团结了印度众邦,使之成为一体,一致对外,但同时,也是宗教让印度一分为二!甘地能够通过绝食来平息众人的情绪,这可能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力量吧!“当我绝望时,我会想起:在历史上,只有真理和爱能得胜,历史上有很多暴君和凶手,在短期内或许是所向无敌的,但是终究总是会失败。好好想一想,永远都是这样ddd最近sobusy啊前前后后看了两星期才看完原来还是英国人拍的牛逼甘地原来受圣经中“人家打你右脸你把左脸凑过去打”的影响。大概意思是接受对方的发难,迎接挑战但不还击,激发对方的性本善,从而感到羞愧和对你的尊重。所以就是非暴力不合作了。再一次对信仰的含义和力量有了更深的认识,正是英国的基督文明和印度的宗教信仰约束,甘地才得以成功吧,像日本和中国这种没有道德底线的国家,这样做搞不定的。补标。记得在电影频道看过,夹杂着"不合时宜"的广告,当时为印度人民因宗教信仰分歧而产生的暴力以及暴力之外的理解与人世温情而感动不已。如今回顾,方才注意到甘地先生的意义,多么伟大,凭一己之力给人们以信仰,弥合殊异宗教的分歧,用他自己的言行直接摧毁了异端与隔阂的巴别塔。更为重要的是那一份为人利他的勇气,以及尤其难能可贵的知行合一。大胆一点说:耶稣也不过如此而已。8/10。甘地是把身体痛楚推广为新闻干政的先驱,利用警棍、子弹、绝食与身体的极端对立坚守不屈:广场屠杀中千发子弹呼啸/深井血痕,民众一批批走向盐厂大门/妇女扶起受袭人群救助;升旗仪式的喧嚣和空旗杆下的静场交融象征圣人独自承受印巴独立带来的分裂苦果,干柴烈火洒向恒河的骨灰找到了信仰归宿。看到甘地被从火车上扔下去这一幕,我就知道我肯定要给五分。电影提到了印度在解放过程中碰到的一些复杂的问题1)印度本土权贵希望赶走英国人从而自己夺权2)最优秀的年轻人虽然有东方的尊贵气质,却很快就被西方文化中的缺点同化。甘地显然发现了当年孔子意识到的妥协而非斗争的力量——复仇永无止尽非暴力,不合作。以倒叙的方式开始讲述。因为不能面面俱到,所以挑重点的截取了甘地生命中几件影响印度历史进程的大事件,讲述了甘地的几次绝食行为,每一次都为印度人民争取到了权益。最为重要的当然是领导印度人民的反英独立斗争。大屠杀段落想起了《战舰波将金号》,但并非人人都崇尚爱森斯坦那套。多年以後重看。敘事平平,但甘地所代表的東西,充滿力量,令人動容:他所回應的命題,一直到今天仍是火藥桶,仍未解決,但他已經站在那個高度上(並把現代印度帶到那個原則的高度),並把所有東西加諸己身:我對聖徒往往要躊躇思量,但對甘地,和他所代表的東西,真是無可責,只有愛敬,慚愧而已。世人批评你不够勇敢,不够坚定,可他们忘却了你面对棍棒的无畏,忘记了你面对枪口的坚定。人们总是推崇暴力,推崇斗争,以为那就是走向天国的道路,但他们忘记了,暴力与斗争只会带来无边血海,到头来还需要在沉沦前借助爱来救赎。唯有和平才能带来和平。在历史上,只有真理和爱能得胜,永远如此。1.很难说是印度的文化特质孕育了佛教,还是佛教倒逼这个国度形成了宽容隐忍的坚韧品格;2.相比于印度由内而外地从情感上被殖民、教派与种性之间的矛盾甚至大于主权矛盾、所谓的抗议是在承认自身归属于侵略者的基础上追求与英国人的同等权利而言,中国人的内部斗争永远要让位于敌国外患。甘地不及是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圣雄,同时他以上帝“爱”的名义来拯救世间所有受苦受难的子民,他是上帝的甘地,是人民的圣雄,电影以三个多小时完整纪实了甘地辉煌的一生,这样的电影值得去看,这样的伟人需要永远铭记!最后想提的是甘地的扮演真演技真是出神入化,第一次见到这么完美的演技!他是碰上了英国人(基督文明),要是在天朝,早TM枪毙好几回了。中国人历来少信仰,善猜忌,善内斗,善压迫,善愚弄,善自保,善阴谋,重实利,自墨子之后似乎就没有“非暴力”的理念了,而儒家仁义尽被统治者利用罢了,儒表里法也!懂得人自然就懂。本金斯利,影帝实至名归!印度是个分裂的国家,一方面,他们虔诚的信教,不杀生,食素。可另一方面,暴力仇视穆斯林,种姓制根深蒂固,而且严重歧视女性。甘地用他的智慧帮助印度独立,可穆斯林问题、种姓制问题和歧视女性问题,没有更智慧的领袖帮助破除。思想不解放,生产力不会发展,社会怎会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