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演:菲尔·丹尼尔斯/莱斯利·艾什/eee
导演:弗兰克·罗达姆
语言:英语
地区:英国
编剧:戴夫·亨弗里斯/马丁·斯戴尔曼/弗兰克·罗达姆/PeteTownshend
类型:剧情/音乐/犯罪
上映时间:1979-09-14
别名:崩裂/さらば青春の光
用户标签:英国,mods,英国电影,摇滚,音乐,60s,1970s,UK
片长:117分钟
imdb编号:tt0079766
1979年Quadrophenia(四重人格)这部由电影的上映带起了Mod的复兴。片中内容讲述了1960年代因为出生于劳工阶级的Mods,因为无法摆脱现实的桎梏,无法摆脱自己的社会阶级,以及生活当中的苦闷,真实再现了Mods的生活。
一句话评论
HellOnWheels!
TheYearWas1964,andTheBattleWasJustBeginning!
AWayOfLife[rerelease]
Wearethemods,wearethemods.Weare,weare,wearethemods.
幕后制作
本片由TheWho监制,配乐除了使用TheWho的Quadrophenia专辑当中的音乐外,还加上Mods最爱的黑人灵魂乐等乐风,Sting在当中也有饰演一角。
四重人格电影网友评论:
笼中的鸟儿们飞不出世俗,狂飙荷尔蒙,下场已被定论,是否重要?由此我喜欢上了Brighton,BloodyStupidFuckingInterestingMods!历史延续,这股劲前不久仍在作乱,是否只是偶尔的发作?另一个看点,英国底层青年的社会文化图景,像我们的上河图拍得生动无比。你看那个STING,他实在太会“装逼”了青春的躁动没有理由,但是落寞有,躁动与落寞总是周期性的左右摇摆。越躁动,越落寞。越将躁动精神内化,越接近自我毁灭。因为躁动本来就是不安的,多种可能性的,不持续的,用来游戏的。一旦让躁动上升到支配的层面,被震碎的就是自己的一切。相信还是不相信,用多重人格面对还是始终如一,都是选择。九十年代的球迷可以理解摩登族,每一场球赛就像一次聚会,各地的足球帮派组织汇聚一堂,穿着五颜六色的服装,只等着终场哨响把对方打趴在地上。连警察也会感叹,为什么输了要打,赢了还要打?那是因为我们都是行走在街头的汽油燃烧弹,只等着释放原始的力量。现代社会统一了文明和服装,但却少了信仰。男主丑,没裸戏,情节碎。开场是各种摩托党、嗑药的典型场景展示,中间的布莱顿混战还有点意思,结尾是弄了个MV糊弄完事。有趣的主要是布莱顿,那儿好像有帮派文化,和《布莱顿硬糖》比对着看更有意思。时代元素较多,参与制作的TheWho什么的,看不出来是79年的片子。英国人的思路还是怪导演动机和目的看出来了,但对于人物的刻画是失败的。因为再Loser的男主角,观众也应该对他有同情,可惜本片没有做到。男主一无是处,屌丝般的狂妄与自信只会显得他更加可笑,所谓青年运动,不过是发泄荷尔蒙的好听之辞。好在现在的小年轻们都不这么做了,比他们祖父辈要高明许多。三星半。配乐甚好但是电影多少显得有些幼稚。。。浪潮一波赶一波,迷茫的年轻人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白天干着卑贱的工作晚上他们就是自己的主宰,但是真的能成为自己的主宰吗,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PS斯汀好帅,他是这部电影唯一的“安非他命”。PPS菲尔·戴维斯年轻时果然是“疯子”。青春的迷茫,成长的困惑,原以为自己不可一世,与众不同,身边到处充斥着一群俗人,然而自己又何尝不是这群俗人里的一份子。原以为爱情会像想象的那样,白头到老,然而一些不过是自己太过于天真,发现所有的一些不过只是逃离现实的自我欺骗。三星半,青春时光摩登一族。影片沾了音乐太大光他们不是垮掉不是摇滚是摩登迷茫不知弄潮夜晚的狂欢白天的现实,影片多是想复原当时的现状和事件男主人公在最后20分钟的奋力一吼纵深而下。现在的Mods知道啥事Mod精神吗。这就是那种“与其说讲了一个故事不如说讲了一种状态”的电影。超出想象,不止是Mod科普片TheWho专辑衍生品,挫败感其实传达得非常到位。片中出现的几首美国歌曲很重要。看之前不知道Sting有出演,算是个小惊喜。下载没希望先撸了遍U管,mods和rockers在我看就是土豆和洋芋的区别啊www,看这两帮对架真心好玩,必然的同性相斥,不过比起柳丁皮夹克我还是更喜欢mods那个怂西西的绿大衣和过剩的车灯(笑)寻找根本肤浅的和虚无的独特性,而内心却无比渴望群体认同和他人的赞美。以冷冷的视角观望这样平凡又普遍的矛盾性。也许,每个人年轻时或多或少或长或短的这样傻痴懵懂过吧。而有些人这样的矛盾会伴随他一生。有激情的人,即便没这么经历,也至少是想这么过来的,看到本片一定会热血。60年代伦敦青年状态大全景,而非《猜火车》只关注一群人,更有时代感,也更具代表性。青年人谁不想上街,谁不想出挑,谁不想反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