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一个片场遇到瓶颈的导演,他一边要应对耍大牌的美国男演员,另一边还要面对疾病的母亲和青春期的女eee
第68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棕榈奖(提名)南尼·莫莱蒂第41届法国凯撒电影奖最佳外语片(提名)第19届美国在线影评人协会奖最佳非英语片(提名)
我的母亲电影网友评论:
中年危机题材感不起兴趣。看这片就像欣赏描绘花纹样式的工艺画或十字绣,也许作品确实好,但是抱歉,没兴趣。另外吐槽一下:开场戏,女导演和摄影师争论到底要打人者的视角还是被打者的视角,我就纳闷了,作为导演,这都不能掌控还拍什么戏?后面一场,家里进水,不先想办法排水,直接垫报纸是什么鬼?有点命题作文的感觉,瓶颈期导演的设定仿佛在向八部半致敬,病重母亲和片场拍戏两条线相互照应得不错,整体情感很细腻,莫莱蒂很喜欢把自己的看法加到电影里,让里面的角色表达出来,这部也不例外,戏中戏的设置、排长队看柏林苍穹下的观众、特托罗反复提的库布里克则加深了电影的迷影情结,总体不错很好表现了女主在人生各方面陷入危机失去掌控的过程和心理。写实又恐怖的几段梦境,不时逸出的关于其他人物的场景,恰恰是女主心境的诠释和延伸。从费里尼到索伦蒂诺,都默认用男性主角来代表“危机中的人”。本片置换成女性指代普遍的“人”,并未强调所谓女性的特殊性,这是比较新鲜和舒服的地方。3.9,對比蔡明亮《臉》的淹水房間,相思氾濫成災,無用的女兒,買食物卻說醫院製造,女兒前夫回歸,拉丁文的堅持,母親的學生,導演爆炸,災難演員,母親欲死惡夢的徘徊。南尼的旁觀視角,與女主導演的身份,抽離成兩部份,欲輔佐卻也身在其中。迷影慾望之翼,現實幻想回憶,媽媽在想什麼,明天。关于母亲着墨其实不多,大段呈现了女儿作为导演的工作细节和生活的压力,这里母亲成为了一个符号、象征或者说精神支柱,毫无征兆的闪回和梦境不断渲染女儿的精神困境,母亲最后的离开却让女儿释然。美中不足就是弟弟的作用好像不大,莫莱蒂有给自己强行加戏的嫌疑啊,海报上还让自己脸占那么大空间名导处理起来本就擅长的亲情题材,自然会有些过人之处,比如克制,配乐越来越中性,纵然生活有再多问题,亲人之间表达情感的方式也总是那么轻轻一点云淡风轻,颇有几分小津的影子,但换成意大利语对白,总让给人觉得情感不够浓烈。嫁女和丧母有点像,讲的是一个谁都可能会经历的过程。★★★☆看了好一段时间“近年热映”再看这片子感觉长呼一口气,就像一直吃着不知道哪里不对的快餐终于回家吃了一顿香喷喷的饭,经筋劳损困扰已久找老中医做了个推拿…在于,平淡时突然的情节叫醒了你,缓慢地发展却是预料之外的故事,疲惫已久的心情最终未有释放但总算终结,再继续……第三部南尼了,熟悉的“拍到一半就完了”的呼吸不畅之感,我知道在情感最浓烈、最窒息的时候戛然而止是很妙的处理;我知道于日常作息中情绪无端失控是高明的表现。但这样全无克制地、一遍复一边宣泄,至少让我厌烦。我知道矫情分作与自然两种,但我就是都不喜欢。放在艺术片竞赛时会是炒冷饭,但人家炒得挺好的不是?冷静,全面,尤其病人一线就是我爷爷和父亲的翻版,非常扎实。一团糟的女导演像是李婧,心有余而力不足。男演员爆笑抢戏,库布里克影射女主的控制欲。可能少的是刺点,所以成不了神作,许多人也不会受打动。回忆、梦境和现实纠缠着她,她战斗着。她对母亲的情感是切近的也是遥远的,而这种关乎中年危机和对死亡的情感莫莱蒂拍我会完全被打动。莫莱蒂就算是拍情感,也仍然努力实践自己的政治诉求—电影影响现实而导演必须战斗到底,这样的斗士港真没有人会不喜欢吧?让人想起一本叫做《送别》的书,三条叙事线的相互交织,看似零散但却在相互拉扯出情绪敏感地带,在结尾给予让人觉得脆弱的一锤。但是,结尾还是有点过于渲染,生怕那股浓烈的情感不能完全释放,其实,这片子差的,仅仅是一个干净又能让人沉浸的尾声罢了。母亲躺进病房,病情并无好转,玛格丽塔幻觉丛生,要么母亲突然死了,要么母亲还好好活着,片场一团乱,尤其那位难搞的外籍演员,台词老抛锚,工作与家庭接连不顺,处于其中,谁也会情绪失控,像一颗定时炸弹,炸得周遭震耳欲聋,关于母亲,着墨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