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瑟琳年轻时遭人遗弃,伤心之余,她再也不相信爱情。一天晚上,她母亲的朋友介绍了一位医生给她,于是她就这么嫁给了没有感情基础的先生。凯瑟琳原以为日后她就这么过著平淡平凡的夫妻生活,孰料,她却遇上了一位歌手,两人感情一发不可收拾。凯瑟琳的母亲看不过去,终于在她病危时,对自己的女儿提出忠告,教她要顾著家庭和丈夫。可是爱情岂是说不要就能不要的,凯瑟琳的心已收不回来,她该如何面对心与家庭责任方挣扎……
情归何处电影网友评论:
6/10。不可言说的物件成为奥利维拉电影的标志:开场歌手坐在化妆台镜子前沉默良久然后出画迎来掌声,男女主角离开院子/修道院时出现的吹笛人雕塑映衬着内心欲望的召唤,歌手搬到医生隔壁和夫人隔着窗帘对视或躲在树丛后面听医生忏悔。爱与责任的静默较量直到结尾守寡的女主飞往非洲当志愿者依然未aaa本来是想看101岁时拍的《金发奇女》结果临时改成91岁高龄拍的《情归何处》还是馆藏胶片版的。音乐画面非常迷人,跨过默片时代的奥利维拉仍然沿用着默片的叙事方法,对婚姻、爱情与道德的探讨略显冗长,说教意味浓,但是非常喜欢最后一段演唱会场景的构图,仿佛置身现场舞台之下。情无所归。默片式的故事讲述方式,靠字幕推进剧情。女主之自私令人发指,快把自己拧巴成盆景了。丈夫、追求者的死,对她来说都云淡风轻。拒绝歌手不是因为旧情,也不是名节,而是恐惧幻灭。导演要人死就死,要人病就病,要让人巧遇就巧遇。大段聊天、念信,固定不变的镜头,面无表情的脸。一切那么突兀。奥利维拉91岁获戛纳60周年评审团奖作品,看起来像翻阅一本小说,字幕卡叙述剧情又有些默片感觉。马斯楚安尼和德纳芙的女儿我倒是觉得很漂亮啊,反而对那位葡萄牙歌手接受不了,包括音乐和舞台的使用还有超长的和修女对话念信段落。老爷子的片看了几部不是太感兴趣,资料馆葡萄牙影展。我的理智叫我不说出他的名字,女人最喜欢人人都爱他,但凯瑟琳似乎进入了爱情的套子,修女跟她讲宗教爱情的定义,但我想她也不会明白爱情究竟是什么东西,奥利维拉这部电影的形式类似早期默片,极度降低戏剧性,反倒出现一个几年后波兰斯基影子写手最后一戏的前身。里面的音乐和电影感觉真是格格不入。上层人士都喜欢欣赏这种音乐的吗有点夸张吧、、电影一方面缺少戏剧的成分、大量的对白干巴巴的像吃了霉干菜。另一方面没有感觉女主角有那么大的魅力、她根本没有什么面部表情。不喜欢这部电影。一点精彩之处都没有。2016.10.18中国电影资料馆葡萄牙影展-MdO纪念单元《金发奇女》放不了,改了馆藏的这部的胶片。看了这部才明白,的确字幕卡承担叙述;而镜头则放到一个静态的场景中,来表达角色自身与相互之间的情感。非常古典的方法讲现代情事。但实际除了故事的背景相当现代,一切又都有古典风味。一场寥寥互动却深情的爱恋,一次对内心深处的追问。“我可以控制,却无法避免”令人哀伤的忠贞,和对难以把控的情感的品鉴。流行与古典音乐剧,还有点默片的意思。对白很棒很精练,三观非常好,情感也很细腻。并不是所谓女性贞洁和命运的探讨,而是有人物深刻且高贵的心理世界。女主太美了,爸妈都是尤物。“要坚强”ʕ•̫͡•ʕ*̫͡*ʕ•͓͡•ʔ-̫͡-ʕ•̫͡•ʔ*̫͡*ʔ-̫͡-ʔ,(⊙_⊙)一天之内两次看到同一位钢琴家在不同电影中客串角色,邪,莫非冥冥之中暗示我该练琴了?女主特美。葡萄牙国宝导演,大一时期我在电影院看睡的时候,女人在念信,等我睡醒了,女人还在念信……很多年后,我才知道念信的女人原来是德纳芙和马斯楚安尼的女儿,但关于电影其他毫无印象极棒。古典的剧本,现代的演出,法国电影的形式,内里却布满了葡萄牙电影的纪实感,一些黑白电影时期蒙太奇技法的现代诠释。从爱情、个体的痛苦,转向大爱、奉献、与美的明快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