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乡下小姑娘扎齐是个言语粗鲁又脾气暴躁的孩子,而且十分叛逆,在说脏话之余还经常与大人们捣乱。可是在巴黎生活的两天时间里,她却感受到成人世界的冷漠和虚伪,发现这个世界存在着严重混乱失序,所有她认识的人都在对她说谎,连她妈妈在内,都缺乏真诚善意的交流和沟通,这使扎齐在离开巴黎时感到自己已经被折腾得老了很bbb
扎齐坐地铁电影网友评论:
古灵精怪,天马行空,漫画化降格,想象力爆炸,将早期默片的“魔术性”发扬光大;路易·马勒前三部长片像三个不同的人拍的,有点儿癫狂版[我的舅舅]的意思,声音的运用或是受到了塔蒂的影响;“老色狼”初见扎齐舅妈那里还用了[情人们]开头的配乐;p.s.这位舅舅后来主演了[天堂电影院]和[邮差]这是喜剧吗?看得好累/《通往绞刑架的电梯》和这部竟然都是马勒拍的,难以置信,以后也许会看完他的每一部电影了/就像我不喜欢《鬼火》却对里面悲观的男人念念不忘,我会想起那在喧嚣中睡着的孩子,就像小时候和妈妈去参加同学聚会的我/眼花缭乱美不胜收的色彩/不讨好的真实小孩子/成人们,贵圈真乱早熟少女巴黎两日游、坐不上的地铁和欲望混乱的成人世界;逐格、重复、快动作、停机再拍...动画片式的真人电影,棍棒喜剧疯癫闹剧,砸碎多少碗碟桌瓶道具组哭晕在厕所;被风骚老妈问到假期如何时,扎奇说:我老了;《一一》里洋洋的瞬间苍老梗出处?路易·马勒:我所有的电影都是以纯真的丧失为主题的电影也能这样拍!色彩鲜艳卡通般的镜头,几个蒙太奇就可以让人在各个地方瞬间转移。如三线城市脏乱的巴黎,对男人一见钟情并黏到底的女人们,奇怪的警察,不小心被断了臂的维纳斯,当然还有满口粗话,不停问舅舅什么是同性恋的Zazie,其实都是真实的另一面。最后到底谁是冲动幼稚的小孩,谁成熟了?法式狂欢下的忧愁。一方面是现代都市文化解构,一方面是叙事语言颠覆。后者更伟大,视听语言完全在戈达尔艺术拼贴式的局部创新之上,默片喜剧式快放与杂耍蒙太奇在新语境下被注入超越杂耍的内涵,简直是梅里埃影像风格最时代化也最具颠覆性的继承。在这种伟大面前,同样精彩的调度与情节设置不值一提。六十年代彩色默片风格,画面和剪辑的生动性与演员的灵性结合得很好,居然是马勒拍出来的,有些地方想起早期侯麦和戈达尔,尽管主题并不是但我就当成是一首巴黎赞歌,可看性很高。/在无趣的大人世界里摸爬滚打了两天的Zazie面对母亲问你都做了些什么的时候,成熟的小脸爬满无奈,“我变老了”。这片疯了疯了!哈哈哈哈,谁还不是个会魔术会瞬间移动疯狂奔跑的BarbieCartoon啊!天马行空、荒诞吵闹到顶点,又时不时冒出一两句讽刺人生的真理。还带点歌舞片成分,配乐美极了,不过最美的还是巴黎这座永不停息的城市啊!【Metro】瓦尔达拍的戈达尔夫妇短片和这个风格很像啊!如果电影是一场视听盛筵,那么本片就是餐桌上的一道生牡蛎,对新鲜的尝试总是没有什么错的。整部片子用色讲究,配乐精到,表演讨喜,技巧更是出神入化。后半部扎齐逛夜市的镜头颇有王家卫电影的既视感,不知墨镜王有没有从马勒这里吸取营养。如果《美人鱼》有这片子的兆分之一好,我也便不黑它了。短短90分容量超大点子超多创意十足脑洞大开还很鬼畜在默片动作喜剧的基底上用更新潮的剪辑为观众表演各种不合时空逻辑的魔术快镜头比比皆是人物好似木偶趣味之余渲染现代都市人空虚的繁忙;对各种建筑空间的喜剧化运用与画面不同步的配音和夸张的音效高饱和的色彩霓虹光北极熊吉祥物抢戏新浪潮运动怎么会出现这么可爱的片片!小姑娘扎奇灵活健康,天真清越,像一只狡黠的小兽物。与之相对的巴黎大都市的冷色,死板,单调,平庸,无趣仿佛成了一种原罪。里面的楼梯追逐戏太有卓别林+猫和老鼠的风格,精巧又自然。机敏开朗的大板牙小妹妹真是太可爱辣!!好酷好喜欢无法定义难以捉摸的实验电影!似梦似真,明明是货真价实的巴黎街头,同时又非常surreal。仿佛是一个孩童的梦境,主题却异常adult。好神奇究竟在街上乱开车和巴黎铁塔上的危险动作是怎么拍出来的!不像是棚内啊!那时候就有绿幕了吗!如果说这是路易·马勒的最佳作品(和最反个人特色的作品),我想是因为它够癫狂够超前,展示了一个儿童视角的soullessworld,延伸了电影作为舞台和书本的可能性。前面是跑跑跑,后面是摔摔摔,还有中间铁塔上的戏我真真看的头晕……